气功教学入门之法——松 怎样躺着练功?

怎样躺着练功?
气功的姿势有很多种,其中躺着练功也称卧式练功,简称卧功 。 包括仰卧、侧卧和靠卧等姿势 。 在实际练功时各种姿势都应符合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 。 各姿势的具体要求如下:
1、仰卧式:全身平卧在床上,面朝天,头自然正直,枕头高低适宜,为了呼吸通畅,头及背部稍高一些,轻轻闭上口眼,面部放松,四肢自然伸直,两手可分放身旁,也可相叠于腹部 。
2、侧卧式:可分为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,侧身卧于床上,头稍微向前低,平稳着枕,口眼轻闭 。 下侧的胳膊自然弯曲,手放在枕头上,手指自然伸开,腿自然伸直 。 上侧的手自然地、轻轻地放在髋关节处,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。
3、靠卧式:在仰卧的基础上,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,斜靠在床上 。
一般说来,卧功可适用于各类人和各种病情,而对于睡前练功及体弱病人,包括胃紧张力降低、胃肠蠕动缓慢、消化性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,更可以卧功为主 。 不习惯仰卧的人,可做侧卧式 。 饭后练功一般多采用右侧卧位,其它时间则左侧、右侧卧位均可 。 至于心脏病患者、哮喘患者及体力极差的患者,由于平躺会加重症状,可采用靠卧式,以利于呼吸通畅,避免胸闷、气短,有利于练功 。
以上是卧式中肢体不进行运动的功法,也称卧式静功 。 当然,为了治病,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锻炼“卧式动功”,还可以配合自我按摩、循经点穴,以疏通经络,调合气血,使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结合起来,起到内外导引的双重作用,同时提高了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的功效 。 对于仰卧时枕头的高低,在古书《王子乔导引法》中曾论述到:“病在喉中胸中者,枕高七寸;病在心下者,枕高四寸;病在脐下者,去枕” 。 现代也有人认为对于胃下垂的患者,还可以采取去掉枕头、垫高下身的方法,可以参考 。
采用卧式练功,身体容易充分放松,有利于达到入静状态,但也容易入睡和昏沉,影响练功质量 。 为防止入睡,初学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,如双臂支起,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 。 这样一旦入睡时,姿势的变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 。 当然,对于失眠患者来说,每当失眠或半夜醒来睡不着时,如能通过练功自然入睡,也是好事 。 总之,躺着练功一般在室内进行,又易于放松入静,常用于睡前或醒后练功,对于起床都有困难的病人,只要掌握练功要领,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,而且更易于坚持


气功教学入门之法——松
摘要:如何快速放松消除疲劳,是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难题 。 我们根据学生们的迫切需求,选择了“松”力气功教学人门之法,在气功教学改革中逐步完善,规范化、科学化、系统化形成了“松通养心法”整体循环八个层次的系统功理和功法 。 “松”是关键,“通”是过程,“养心”是目的 。 意、气、肌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的松,松后能通,体通气畅,肌肉松开,血管扩张,经络疏导,气血畅通,调身养心,心旷神怕 。 松极而静,静极生慧,ET技术新发现大脑皮层的抑制点,传导抑制性突触电位仙中枢神经递质信息、密码释放,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调节机体,维持人体川对平衡协合有序化,从脑科学的高度,论证练气功人静后对人体生理的调节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。
主题词:松通养心法激发潜能神经递质副交感神经气功人门之法
中国的气功功法数万种,门派数十家,各有千秋、各有特色 。 究竟哪些功理功法适合于高校气功教学,哪种功法作为气功教学入门之法?为此,我们在高校进行长达20年的探索研究和应用 。 在气功教学中,贯彻国务院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,对传统功法按《学校教学计划》中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筛选功法 。 以教学对象学生为中心,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、考试,求知欲望迫使学生用脑过多,一天之后普遍反应是:疲劳 。 过度的疲劳会导致各种疾病,特别是用脑过度后大脑疲劳 。 如何快速放松消除疲劳,是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难题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