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科】西府海棠百科:西府海棠科普知识


西府海棠
介绍西府海棠(学名:Malus micromalus)为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 , 小乔木 , 高达2.5-5米 , 树枝直立性强 , 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。 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 , 是绿化工程中较受欢迎的产品 。
在中国果品名称中 , 海棠的品种极为复杂 , 尚待研究统一 。 在植物分类中 , 暂以西府海棠M.micromalus Makino一名概括之 , 不再分列为多种 , 以免引起混乱 。 海棠的主要栽培品种有河北怀来的“八棱海棠”、昌黎的“平顶热花红”、“冷花红” , 陕西的“果红”、“果黄” , 云南的“海棠”和“青刺海棠” 。
形态特征【【百科】西府海棠百科:西府海棠科普知识】小乔木 , 高达2.5-5米 , 树枝直立性强;小枝细弱圆柱形 , 嫩时被短柔毛 , 老时脱落 , 紫红色或暗褐色 , 具稀疏皮孔;冬芽卵形 , 先端急尖 , 无毛或仅边缘有绒毛 , 暗紫色 。 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 , 长5-10厘米 , 宽2.5-5厘米 , 先端急尖或渐尖 , 基部楔形稀近圆形 , 边缘有尖锐锯齿 , 嫩叶被短柔毛 , 下面较密 , 老时脱落;叶柄长2-3.5厘米;托叶膜质 , 线状披针形 , 先端渐尖 , 边缘有疏生腺齿 , 近于无毛 , 早落 。 伞形总状花序 , 有花4-7朵 , 集生于小枝顶端 , 花梗长2-3厘米 , 嫩时被长柔毛 , 逐渐脱落;苞片膜质 , 线状披针形 , 早落;花直径约4厘米;萼筒外面密被白色长绒毛;萼片三角卵形 , 三角披针形至长卵形 , 先端急尖或渐尖 , 全缘 , 长5-8毫米 , 内面被白色绒毛 , 外面较稀疏 , 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长;花瓣近圆形或长椭圆形 , 长约1.5厘米 , 基部有短爪 , 粉红色;雄蕊约20 , 花丝长短不等 , 比花瓣稍短;花柱5 , 基部具绒毛 , 约与雄蕊等长 。 果实近球形 , 直径1-1.5厘米 , 红色 , 萼洼梗洼均下陷 , 萼片多数脱落 , 少数宿存 。 花期4-5月 , 果期8-9月 。
生长习性及分布喜光 , 耐寒 , 忌水涝 , 忌空气过湿 , 较耐干旱 。 产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、云南 。 海拔100-2400米 。
用途价值观赏价值
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 , 似亭亭少女 。 花红 , 叶绿 , 果美 , 不论孤植、列植、丛植均极美观 。 花色艳丽 , 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 。 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 , 似亭亭少女 。 花朵红粉相间 , 叶子嫩绿可爱 , 果实鲜美诱人 , 不论孤植、列植、丛植均极为美观 。 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 。
郭稹海棠诗中“朱栏明媚照黄塘 , 芳树交加枕短墙 。 ”就是最生动形象的写照 。 新式庭园中 , 以浓绿针叶树为背景 , 植海棠于前列 , 则其色彩尤觉夺目 , 若列植为花篱 , 鲜花怒放 , 蔚为壮观 。
海棠花开娇艳动人 , 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 , 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 , 是海棠中的上品 。 其花未开时 , 花蕾红艳 , 似胭脂点点 , 开后则渐变粉红 , 有如晓天明霞 。
北京故宫御花园和颐和园中就植有西府海棠 , 每到春夏之交 , 迎风峭立 , 花姿明媚动人 , 楚楚有致 , 与玉兰、牡丹、桂花相伴 , 形成“玉棠富贵”的之意 。
食用价值
果实称为海棠果 , 味形皆似山楂 , 酸甜可口 , 可鲜食或制作蜜饯 。
保健作用
将青刺果叶与车前草、海棠果一同煨服 , 有消炎、清凉、解毒作用 。 人畜误食中毒 , 用青刺果叶捣碎挤出汁液服用 , 可排毒解毒 。 青刺果嫩叶作为蔬菜或腌制成咸菜食用 , 有开胃消食、清热去火、抑制口腔及肠道炎症等较好的治疗作用 。
用青刺果果实、叶煮水洗脚 , 可预防和治疗脚气病 。 青刺果仁可用于榨油 , 经常食用青刺果油 , 可降低血脂 , 调节血压 , 促进微循环 ,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, 使人延年益寿 。 青刺果油还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烧伤、皮肤溃烂等 。 对青刺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较多 , 而对青刺果仁、叶中的元素分析未见报道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