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用】中草药酢浆草的别名别称、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



起原为酢浆草科动物酢浆草的全草 。 酢浆草-紫花酢浆草 紫花酢浆草别号盐酸仔草(台湾);大酸味草 , 大老鸦酸、地麦子 , 紫酢浆草 , 大叶酢浆草 , 大咸酸甜草、水酸芝、一粒雪、隔夜合 , 三夹道 , 铜锤草 。
药名考据
酢浆草酸箕(李当之《药录》) , 三叶酸草(《千金方》) , 醋母草、鸠酸草、小酸茅(《唐本草》) , 雀林草(《外台秘要方》) , 酸浆、赤孙施(《本草图经》) , 醋啾啾、田字草(《百一选方》) , 酸浆草(《履巉岩本草》) , 雀儿草、酸母草(《永类钤方》) , 酸饺草(《滇南本草》) , 小酸苗(《品汇精要》) , 酸草(《摘元方》) , 三叶酸、三角酸、雀儿酸(《纲目》) , 酸迷迷草(《纲目拾遗》) , 斑鸠草、酸味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 , 三叶酸浆(《动物名实图考》) , 酸酸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 , 酸斑苋(《岭南采药录》) , 咸酸草、酸酢草(《福建官方草药》) , 酸得熘(《江苏植药志》) , 铺地莲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 , 酸梅草、三叶破铜钱、黄花梅(《江西官方草药》)、老鸭咀、满天星(《广西中药志》) , 黄花卉、六叶莲、野王瓜草、王瓜酸、冲天泡、长血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 , 酸芝草、酸批子(《闽东本草》) , 东阳火草、水晶花(《上海经常使用中草药》) , 蒲瓜酸、鹁鸪酸(《浙江官方经常使用草药》) 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抗坏血酸(ascorbic acid) , 去氢抗坏血酸(dehydroascorbic acid) , 丙酮酸(pyruvic acid) , 乙醛酸(glyoxalicacid) , 脱氧核糖核酸(deoxyribonucleic acid) , 牡荆素(vitexin) , 异牡荆素(isovitexin) , 牡荆素-2”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vitexin-2〃-O-β- D-glucopyranoside) , 和17种化合物:如2-庚烯醛(2-heptenal) , 2-戊基呋喃(2-pentylfuran) , 反式植醇(trans-phytol) , 并含中性类脂化合物(neutral lipid) , 糖脂(glycolipide) , 磷脂(phospholipide)和脂肪酸(C10-C14) , a-生养酚(a-tocopherol) , β-生养酚(β-tocopherol) 。
药理作用
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感化 , 对大肠杆菌则有效;此动物据称对羊有毒 。 同属动物毛茛酢浆草能损伤牲畜肾脏 , 使血中非蛋白氮分明降低 。
临床使用
1、医治失眠:取酸浆草10斤、松针2斤 , 加水8000mL , 煎1小时 , 过滤去渣;另取大枣1斤捣碎 , 加水2000mL煎1小时 , 过滤去渣 。 将两液夹杂 , 加过量糖及防腐剂备用 。 每服15~20mL , 逐日3次 。 察看5000余例 , 有必然的平静、安息结果 。
2、医治传染性肝炎:取酢浆草1两 , 瘦猪肉1两炖服 。 逐日1剂 , 连服1周 。 医治20余例(局部病例合营中药复方医治) , 均获得必然疗效 。
【【作用】中草药酢浆草的别名别称、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