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栽培】冬瓜早春温室栽培技术


冬瓜(学名: Benincasa hispida (Thunb.) Cogn.)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上有卷须,能爬蔓,叶子大,开黄花 。 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,表面有毛和白粉,皮深绿色或浅绿色,是比较常见的蔬菜 。

【栽培】冬瓜早春温室栽培技术

文章插图

冬瓜的生长习性
冬瓜茎上有茸毛;叶子稍圆掌状浅裂,表面有毛;黄色花;圆形、扁圆或长圆形果实,大小因品种而不同,可以数斤到数十斤;冬瓜皮为绿色,多数品种成熟的果实有白粉,厚并且疏松多汁白色果肉,味淡;白色扁平种子,有些具狭翼状边缘 。
瓜嫩时绿色有毛,熟后发青色,皮坚厚有粉,瓜肉肥白 。 瓜瓤叫做瓜练,像絮一样白而虚松,可用来洗衣服 。 瓤中的籽叫瓜犀,排列生长 。 它在冬月成熟,所以叫冬瓜 。 在霜后摘下冬瓜,瓜肉可以蒸吃,也可加蜜糖制成果脯;籽仁也可食用 。 可兼蔬菜、果品用 。 凡收的瓜应避免接触酒、漆、麝香和糯米,否则必烂 。
冬瓜早春温室栽培技术
一、育苗:早春茬冬瓜生产应选择短蔓型早熟品种,于12月上中旬育苗 。 育苗时温度白天为25-28℃、夜间13-15℃ 。 如果达不到此温度,可用地热线或水炉加温 。 为保证全根定植,要求采用9厘米×9厘米的营养土块育苗 。 定植达到苗龄50天,叶片5征,茎粗5毫米以上,株高18厘米 。
二、定植:定植时间为2月中下旬,定植前要先整地 。 按70厘米等行距开沟,选择晴好天气,顺沟摆好苗后再浇水,水参完后,封成单垄,垄高15厘米、宽25厘米,适宜定植密度每亩2500株左右 。
三、定植后的管理:日光温室冬瓜必须搭架栽培 。 搭架时要求一行一架,用竹竿或木棍儿搭成“门”字形平架,高度80厘米左右,架上面用木杆或小竹竿牵牢固 。 及时打去主蔓以外的杈枝,留1条主蔓 。 引蔓上架时,让瓜蔓在地面交叉后上架,即一行瓜蔓在地面爬到第二行时引蔓上架,第二行在地面爬到第一行时上架,这样坐瓜部位正好在对面栽培埂上,比较整齐又便于管理 。 要经常整枝,防止多头乱秧,保持主蔓优势 。 结瓜前温度管理要得当,白天28-30℃、夜间13-15℃ 。
日光温室冬瓜早春生产,一般选留第二瓜胎,在第10-12片叶处 。 正常生长时,雌花开放部位正好在栽培埂上 。 开花后要采用激素和人工辅助授粉双重处理措施,才能保证坐果稳,坐果后长得快、上市早 。 温室内空气湿度大、温度高,花开放后,花药散粉慢 。 因此,第二瓜胎雌花开放后,用100ppm的2,4-d,在上午8-9时抹花瓜柄,10时后花药开裂开始散粉,11时前后及时举行人工授粉,每棵只授粉1个果,其余要及时摘除 。 坐果后,白天30-32℃、晚上15-18℃的温度比较适宜 。
冬瓜坐瓜后,水肥若及时,25-28天即可上市 。 幼瓜50克左右(如鸡蛋大)就要及时浇水追肥,浇水时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,隔8-10天选择晴好天气再浇水追肥1次 。 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,以免水淹幼瓜造成化瓜 。 浇水后加大放风量,防止空气湿度过大,引发病害 。 膨瓜期温度要求白天30-35℃、夜间15-18℃ 。 为减少营养消耗,应及时打掉下部老叶 。
在4月下旬第一个瓜采收时,再加强水分管理,可促进连续结瓜 。
冬瓜发生裂瓜后会严重影响外观和品质 。 此外,裂瓜还会引起病菌侵入瓜内繁殖,造成冬瓜局部变质或腐烂,对贮藏和销售都十分不利,给菜农带来经济损失 。 下面介绍几种防止冬瓜裂瓜的有效措施:
⑴选择抗裂品种;
⑵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,采用深沟高畦或起垄搭架栽培法栽培;

推荐阅读